金秋十月,鱼肥蟹美,座落在南隍城岛海域的亚洲最大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上养殖近5个月的许氏平鲉目前长势如何?近日,融媒记者到经海平台上去一探“鱼情”。
“经海001号”是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首座深海智能网箱,总投资7000万元,养殖包围水体约7万立方米。今年6月2日,“经海001号”在南隍城岛海域安家后,5日公司就派出活体船在当地收购了36吨渔民养殖的许氏平鲉鱼苗,放至深水网箱进行接力养殖。
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海001号上配备了多种高科技装备,采用风光储能作为日常电力供应方式,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传统养殖需要三、四十人完成的工作量,在平台上只需4名工人就可以完成。水下监测系统,还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海水的流速、流向、盐度、溶解氧等多项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控鱼类的成长。
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养殖,目前网箱内的许氏平鲉长势良好。此次技术人员将现场抽检,以确定是否达到销售要求。工人们在深水网箱内设置了鱼网进行捕捞。随着鱼网的提升,鱼群慢慢聚焦,水面上泛起了激烈的水花。
到鱼网里捞鱼的网兜是特制的,可以连鱼带水一起将鱼儿送至活体船上,其过程不会伤害鱼体,确保成活率。
检测人员随意在活鱼仓舀取一盆鱼儿,按照大、中、小规格进行称重。
在进行多次抽样、检测环节后,检测人员高兴地告诉记者,此次抽检结果表明,今年6月放养的许氏平鲉已由半斤到1斤长至1.5斤左右,基本达到了成品鱼销售标准。而且从外观看,鱼的品相接近野生鱼类,近期他们将启动开捕销售,年底前陆续将渤海深水养殖的优质鱼送到城市的餐桌。
采访中,南隍城乡党支部书记、乡长刘国明也对经海001号开捕颇有期待:“目前“经海001号”已经与岛上的渔业合作社50多户渔民签订了“大鱼带小鱼”收购合同,将当地渔民3年的养殖周期缩减到了1-2年,大大减少了养殖周期和风险,还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企业与渔民双赢的目的”。
原标题:《记者见闻:金秋海上丰收曲 经海1号探“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