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NNnFkZtA4IMpZ0KQYWtn4w
经海,一家渔业装备领域中最会养鱼、深远海养殖领域中最懂装备的企业。
近日,海鲜指南受邀参加由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首届烟台长岛蓝色粮仓海上丰收节暨优质海洋蛋白论坛暨深远海溯源活动(下文简称“活动”)。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简称“经海”)邀请了其重要合作伙伴参与该活动,并透露,经海养殖的中国市场首批商业化量产海水虹鳟将在6月上市,这批海水虹鳟现阶段规格为2-3公斤。
经海,是由中集集团、国丰投资控股集团、烟台业达经济发展集团三方共同出资于2020年在山东烟台成立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基地。
海鲜指南获悉,在离岸78公里处的烟台长岛南煌城岛海域,经海已投放8个深远海养殖网箱,每个经海系列网箱养殖水体为7-9.4万立方米,养殖量可达1000吨,是亚洲单体最大的深海智能养殖网箱。
经海002号,目前主要养殖海水虹鳟
经海005号,亚洲单体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
在践行大食物观及响应蓝色粮仓建设上,经海显示出了巨大的决心。
作为渔业装备领域中最会养鱼、深远海养殖领域中最懂装备的企业,经海已跨界养了4年鱼。
如今,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产能飞跃的前夜,经海对深远海养殖前景抱有怎样的规划和看法?
活动期间,海鲜指南采访了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助理总裁、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助理总裁、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福元
郭福元介绍,目前,经海已布局养殖了黑鲪鱼、海鲈鱼、海水虹鳟、真鲷、海胆、皱纹盘鲍等品种。2023年实现了1000吨成鱼销售,今年这一销售目标将提至3000吨。
兼具装备与养殖视角
从0到1,跨界深远海养殖4年
海鲜指南:经海成立四周年,从装备板块跨界到水产养殖领域,经海的优势是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郭福元:实际上,渔业走向深远海离不开半个世纪以来的海工技术积累。由于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仍处初级水平,许多板块我们经历了0到1阶段的摸索。
在深远海养殖板块,涉足企业要么是水产养殖背景,要么是装备企业投资主导。经海的跨界是同时具备这两个视角的。
首先,经海的智能网箱用到的投饵机、吸鱼泵、洗网机、声纳、检测、集控系统等设备,都是我们自己体系的公司设计生产。因为有实际应用场景,我们是最了解自身养殖需求的装备方。投产后,装备运营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反馈迅速。
其次,在深远海养殖行业中,投资方、装备建造方和养殖运营方往往是不同的主体。在经海体系中,我同时统筹管理着三个公司,涵盖了装备设计、装备建造、核心组件生产、以及养殖业务,经海在深远海养殖产业链间不同环节的沟通成本较低,协同性高。
经海的前两年,团队主要聚焦养殖装备的研发和迭代。
装备投产后,要得到实际运营的反馈才能更好优化。举个例子,当时,网箱网衣投产后,我们发现了设计上存在问题,网衣的编织难以承受住深海风浪的侵袭。后面我们更换了新的网衣,继续试验。现阶段,装备上的问题已基本被攻克解决。
黑鲪鱼占70%市场份额
2024聚焦“卖好鱼”,销售成鱼目标3000吨
海鲜指南:现在经海的深远海养殖网箱里,养了哪些鱼?为什么是这些鱼?
郭福元:目前,国内海水养殖网箱对品种的选择,南方主要以大黄鱼、金鲳鱼、石斑鱼为主,北方则以贝类及海珍品为主。
经海养殖的区域为青岛-烟台长岛南煌城岛附近海域,这片海域处于黄渤海的中心,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特点:
第一,海水流速快,1-2分钟即可完成网箱内水体的交换,水质自洁能力高,鱼的活跃性远超近湾养殖;
第二,海水盐度高,病虫害少;第三,水温低,鱼肉品质高。
其中,水温低这一天然条件对经海选择养殖品种有着直接影响。因为水温低的特性,我们主要选择的是黑鲪鱼、海水虹鳟这些冷水鱼,也有少量广温性鱼类(海鲈等),与南方深远海养殖形成差异化供应。
从整体看,探索深远海养殖,经海分了四步走:
第一年,把鱼养出来。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加上外海风浪对养殖的影响,行业中没有太多的数据参考,我们对鱼是否能适应深海养殖,以及养殖前后涉及的转运、称重等问题,没有太多概念,都是首次经历。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成功养出鱼。
第二年,把鱼卖出去。销售市场拓展对经海也是全新领域。市场新手如何找到对应的模式,在市场立足,是我们当时第二年的主要业务方向。
第三年,养好鱼。“养好”,也意味着我们开始对养殖的经营指标提出要求,如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燃油使用情况、人工运营成本等。
第四年及今年,我们的重心会放在“卖好鱼”上。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验证,我们在深远海养殖技术上有了比较大的信心,对各养殖关键节点有了一些把握,如海水水温、投苗季节、分标、转运策略,所以我们的重点转向了开拓市场,布局各销售渠道。
海鲜指南:那经海养殖出来的这些鱼,销售方向是什么?今年你们的市场销售目标增长主要体现在哪些品种上?
郭福元: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渠道是农批市场,预计占到95%,另外5%分散在电商及私域等渠道。
在产品形态上,主要以活鲜或冰鲜产品为主。以黑鲪鱼为例,黑鲪鱼面向的消费者习惯食用活鲜,黑鲪鱼在农批市场上流通,活鲜产品容易分辨新鲜度,符合市场期待。经海的黑鲪鱼产品占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食品安全性上,经海定期高频采取“自检+外检”措施,养殖的深海鱼均符合刺身级使用标准。
2023年经海销售成鱼达1000吨。按照实际投产情况,预计今年经海出鱼量能到4000吨。因为需要为2025年初留一些储备鱼过冬,所以今年销售目标定的是3000吨,主要增量体现在海水虹鳟、黑鲪鱼以及海鲈鱼。
中国第一批商业化量产海水虹鳟6月上市
押注鲑鳟养殖,初步养殖目标10000吨
海鲜指南:关于海水虹鳟,据我们了解,这是国内虹鳟“陆-海-岛”接力养殖新模式探索得到市场验证、并实现商业化量产的首批海水虹鳟。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经海养殖海水虹鳟的情况吗?未来,在鲑鳟领域,经海有哪些长远规划?
(编者注:虹鳟“陆-海-岛”养殖模式,即陆基培育1公斤左右大规格苗种,然后转运到岸基中转仓进行海水驯化,等到入海窗口期投放入深远海养殖网箱中继续养殖至商品鱼规格,网箱锚定点附近的岛屿则为深海网箱的物资补给提供支撑。)
郭福元:经海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创新建立了虹鳟“陆-海-岛”养殖模式。2023年,经海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鲑鳟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徐革锋研究员深度合作,陆海联动培育的虹鳟“水科1号”全雌三倍体在经海系列网箱中试养成功。
当前,经海002号网箱中养着新一批海水虹鳟,约20万尾,预计2024年6月出鱼上市,这是国内市场首批商业化量产的海水虹鳟。
鲑鳟养殖,是未来经海布局的重点板块。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辽宁省鸭绿江,经海运营着180多个养殖网箱,2024年网箱数将增加到400个。计划繁育、盐化虹鳟鱼苗,为经海在烟台南煌城岛海域开展深远海养殖虹鳟做前端支撑。同时,也养殖淡水虹鳟成鱼。
此外,在2023年年底,我们成立了黑龙江经海鲑鳟鱼种业有限公司,在黑龙江镜泊湖钻心湖水域布局鲑鳟鱼的育种、孵化工作。
在山东烟台牟平,经海计划建造陆基循环水养殖工厂,工厂规划占地约为700亩,养殖虹鳟和大西洋鲑。
未来,经海在鲑鳟板块可能会出现几种产品:一种是淡水虹鳟,一种是海水虹鳟,一种是陆基虹鳟或者陆基大西洋鲑。每年6-7月,经海向市场供应海水虹鳟,其他月份供应淡水养殖虹鳟或者陆基养殖虹鳟、陆基养殖大西洋鲑。
海鲜指南:我可以这么理解吗?经海未来在鲑鳟鱼板块的初步目标,是实现全年稳定出鱼,这主要通过增加养殖模式和品种来实现。
郭福元:是的。国内冷水资源紧张,深远海养殖是国内鲑鳟产量突破的重要方向。在深远海养殖虹鳟板块,经海仍然会尝试往更深、更远的海域去扩展。一方面是寻找是否有更适合度夏的海域,另一方面也在抓紧力度培育耐高温虹鳟品种,最大程度克服海水虹鳟养殖度夏的困难。
同时,我们也在尝试淡水养殖及陆基养殖等多种虹鳟养殖路线。近几年内,经海计划达成鲑鳟10000吨产能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