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下的山东担当:烟台三文鱼产业引领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山东 · 烟台
2025年7月2-4日
为进一步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烟台三文鱼品牌影响力,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设施渔业分会、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及同期活动“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在山东烟台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国内政府机构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资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餐饮企业代表等230余人,共同把脉深远海养殖的前沿方向,分享渔业创新实践经验,全方位展现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潜力,并通过此次活动推动”烟台三文鱼“与省市餐饮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任献华担任“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主持。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助理冯妍担任“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主持。


产业基石01国家战略下的山东担当与烟台使命
在大会开幕式上,参会领导嘉宾及渔业相关协会负责人发表致辞,从国家战略把脉深远海养殖方向,并强调山东和烟台在深远海养殖国家战略中的关键角色。

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森对此次会议在烟台召开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近年来,烟台市依托海域资源、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等优势,累计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34座,养殖水体突破120万立方米,年可产鱼类1.5万吨,其中三文鱼养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烟台市将进一步开拓三文鱼养殖空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攻坚突破三文鱼苗种供应短板;推动建设半潜式深远海养殖网箱,试验解决三文鱼度夏难题;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扩大烟台三文鱼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实施“三文鱼万吨计划”,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三文鱼产销一体化基地。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深远海养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就,在装备技术领域,大型智能化养殖设施实现突破性应用,诸多先进装备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烟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非常值得借鉴。2021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在烟台首次举办了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行业代表就探索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探讨。2024年的全国深远海养殖三文鱼大会,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成为全国海水规模养殖三文鱼的一大亮点。本次大会在烟台召开,不仅是对过去几年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成果的一次总结与展示,更是为稳步推进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建设渔业强国注入新的动力。期待烟台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我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域。

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长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深远海养殖在装备技术、养殖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巨型网箱、巨型围栏、复合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养殖模式纷纷涌现,部分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面临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紧密等难题,如何构建深远海养殖完整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仍需深入探索。建议从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产业标准、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国际合作等四方面着力推进深远海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文华在致辞时指出,山东是渔业大省,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水产品总产量953万吨。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71处,占全国的38%,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34台(套),养殖水体近400万立方米,“经海”“财金”“深蓝”等一系列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装备在山东设计、建造并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当前,山东省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进海洋渔业发展,将三文鱼产业作为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陆海接力”养殖新模式,开创了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2024年山东省自然海域养殖三文鱼产量达到2000吨,三文鱼产业正在从“试验探索”转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重点聚焦02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

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授牌仪式。经海渔业是首次启用《BAP海水鳟鲑类养殖标准2.4版》的中国企业,其“经海系列”深远海网箱养殖虹鳟,成为中国首个取得BAP国际水产认证的海水虹鳟。这是中国深远海养殖业接轨国际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彰显了中国水产企业在全球可持续水产养殖赛道上的竞争力。


产业权威03权威专家前沿洞察驱动产业创新
大会主旨报告聚焦深远海养殖的核心议题,邀请权威专家分享政策、技术与产业趋势,为烟台三文鱼产业提供战略指引。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陈家勇作《深远海养殖发展政策解读》主旨报告。他提到,国家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在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联农带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作为我国首个深远海养殖专项政策文件,《意见》按照“市场主导、科学布局、科技引领、绿色生态、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付世晓作《大规模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与展望》主旨报告。付院士深入分析了我国深远海网箱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在实尺度波流环境下网衣载荷的获取,会直接决定网箱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网衣系统的安全性;极端风浪条件下的坐底定位难题,关乎网箱在台风天气下的存亡;以及大型浮式网箱水弹性分析与系泊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关乎网箱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他认为,未来深远海养殖的发展需要借助智能无人技术,突破深远海养殖的技术瓶颈,打破“空间-感知-决策”三重壁垒,实现深远海养殖的高效、安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作《我国鲑鳟鱼类深远海养殖进展、困境与创新》主旨报告。董双林教授围绕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三文鱼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困境、三文鱼深远海养殖的模式创新等内容进行介绍。他表示,目前我国海水鲑鳟鱼类养殖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逐步突破鱼种、成本和供给稳定性等瓶颈,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研发部主任姜晓明作《深远海养殖鱼类绿色保鲜与高值加工技术装备创新》主旨报告。他表示,深远海养殖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在水产品加工环节面临更复杂的挑战,这对加工技术、时效性、产业链协同等提出了特殊需求。目前,深远海养殖产品销售主要包括活鱼、冰鲜产品和冷冻产品三种形式。超短时预处理、超低温速冻、活体运输保障等技术的突破,可实现深远海养殖产品营养成分和水分的高效保留,接近原生鲜状态,提升“营养-风味-质地”三重品质。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作《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链探索和实践》主题演讲。从“陆-海-岛”产业链建设、养殖探索实践、行业分析与展望三方面,与在座嘉宾分享经海如何通过装备创新、海域资源整合和产学研合作,实现海水虹鳟规模化养殖与全链布局,打造“种业-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为深远海养殖业提供工业化范本。目前,经海渔业已在南隍城岛海域投放8座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基地,并配套建成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及1个省级海洋牧场,构建了集深远海养殖、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养护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体系。


圆桌论坛04破局路径与品质保障,共谋三文鱼产业未来
下午进行的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圆桌论坛,聚焦三文鱼这一明星品种,展示深远海三文鱼养殖的最新成果。圆桌对话环节汇聚行业精英与专家,围绕“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化破局路径”与“深远海三文鱼品质保障体系构建”两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参会者在思想交锋与深度交流中,共同探寻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在“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化破局路径”对话中,嘉宾们聚焦种质创新、装备优化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升效率,为产业化破局提供可行方案。其中经海的“陆海接力”深远海养殖模式引起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在“深远海三文鱼品质保障体系构建”对话中,围绕标准制定、质量监控和品牌认证展开,其中BAP国际水产认证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监王信以经海获得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为例,阐述国际化标准如何提升产品信誉。


城市品牌05“鲜美烟台”烟台三文鱼城市品牌启动

作为大会的核心亮点,烟台市商务局副局长曲宁、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霍海梅、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王洪海与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共同启动“鲜美烟台”烟台三文鱼城市品牌,以全产业链视角将“烟台三文鱼”纳入城市品牌战略体系,为“烟台三文鱼”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烟台市商务局副局长曲宁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彰显烟台深耕蓝色牧场的成果。“烟台三文鱼”依托深海养殖技术,正成长为城市美食新名片。作为“中国鲁菜之都”,烟台通过厨艺交流与创新菜品开发,将三文鱼与鲁菜传统融合,培育特色名吃,焕发饮食文化新活力。活动依托“2025山东活力之夏消费季”,结合葡萄酒旅游等资源,打造国际化消费体验。呼吁餐饮企业强化涉外服务能力,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新政,吸引国际客源,提升“烟台三文鱼”品牌全球影响力。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霍海梅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在烟台召开,聚焦深远海三文鱼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三文鱼因其营养价值和多元应用,正成为餐饮业热门食材,从高端料理到快餐场景均广泛使用。中国烹饪协会强调需结合中国传统烹饪技艺,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三文鱼菜品,推动其在餐饮市场的普及。同时倡导绿色烹饪理念,减少浪费,保障食材健康安全。协会期待与水产行业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三文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升级和民生需求贡献力量。烟台作为活动举办地,为产业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举办的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同期“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齐鲁名厨交流大会,是推动三文鱼产业创新的关键平台。美食展集中展示三文鱼新产品与烹饪成果,促进餐饮企业与水产企业合作,名厨交流活动则助力提升烹饪技艺与菜品研发能力。协会呼吁加强三文鱼文化推广,深化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的认知,并推动产业与旅游、文化融合,打造地方特色三文鱼旅游品牌。烟台三文鱼正从高端餐饮走向家庭餐桌,需通过稳定供应链保障品质,满足多样化需求,共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启动仪式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领航企业,分别与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西餐学院、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签订烟台三文鱼加工及餐饮应用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海昌水产有限公司签订烟台三文鱼标准化产品供应体系战略合作协议。以企业合作为支点,撬动“生产-加工-消费”全链路闭环,为品牌化奠定实业基础。


鲜美烟台06“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
3日下午举办的“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以沉浸式“烟台三文鱼”美食品鉴、全产业链对接、名厨技艺赋能三大维度,构建了三文鱼从深海走向餐桌的品牌传播生态圈。

此次别开生面的“烟台三文鱼”味觉盛宴中,真正引爆现场热情的,是来自烟台当地各知名酒店呈现的“烟台三文鱼”的“N种吃法”。齐鲁名厨们各式“烟台三文鱼”美食作品,彻底颠覆嘉宾对单一食材的想象,不仅让“烟台三文鱼”的金字招牌更加深入人心,也进一步放大了品牌声量。


深海溯源07“烟台三文鱼”深海网箱溯源

7月4日,此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嘉宾齐聚"国家一级海水水质"的南隍城岛,开启了一场"烟台三文鱼深海探秘之旅”。亲历“烟台三文鱼”——经海深海虹鳟生长深海秘境,更通过技术研讨与鲜鱼品鉴,向行业展示了中国深远海养殖的标杆实力。

嘉宾们从蓬莱港启程,在碧波浩渺的航程中,一场聚焦"优质海洋蛋白"的深度论坛拉开帷幕。

长岛耕海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新亮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欢迎全国各地的嘉宾来到长岛,未来愿与经海一道,诚邀大家共品、共推我们高品质的长岛三文鱼。依托长岛得天独厚的海洋牧场环境,打造中国生态渔业的品质典范。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在讲话中表示,经海网箱选址南隍城岛海域,是因为这里高速高盐纯净的海域是深海虹鳟生长的天然“温床”。该海域盐度超过32,一年有8个月水温较低且稳定,该处以其清澈见底的国家一级海水水质和丰富的野生保护动物资源而闻名,好水才出好鱼。

BAP国际水产认证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监王信作“国际水产认证助力耕海牧渔高质量发展”报告。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副主任马晓娜作“深远海养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报告。

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明作“蓝益科”高纯南极磷虾油产品推介。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鑫作”经海深海智能网箱产品产业化成果“报告。

4日中午,与会嘉宾到达经海公司运营的深海智能"海上牧场"——经海005号,并登程网箱,探秘深海虹鳟在30米水深养成的秘密——网箱搭载了智能监测、自动投喂、机器人洗网等设备,通过雷达和双目扫测系统,对于鱼的身长、体重都能实时掌握,从而实现精准喂养,并判断本批次鱼群是否达到上市售卖要求。
经海鱼,刺身级。经海深海虹鳟是国家一类海水水质、高流速、低温高盐的环境下养成。且在蓬莱海关指导帮扶下,推动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符合出口标准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养殖水质、种苗及药物残留开展检测,成功获得对外出口资质。

随着夜幕降临,本次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筑牢了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未来,经海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推动深远海养殖从“烟台样板”、“山东担当”走向“全国标杆”。让“烟台三文鱼”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书写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美篇章。

山东 · 烟台

202572-4

为进一步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烟台三文鱼品牌影响力,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设施渔业分会、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及同期活动“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在山东烟台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国内政府机构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资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餐饮企业代表等230余人,共同把脉深远海养殖的前沿方向,分享渔业创新实践经验,全方位展现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潜力,并通过此次活动推动”烟台三文鱼“与省市餐饮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图片2.jpg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任献华担任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主持。

图片3.jpg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助理冯妍担任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主持。


产业基石01国家战略下的山东担当与烟台使命

在大会开幕式上,参会领导嘉宾及渔业相关协会负责人发表致辞,从国家战略把脉深远海养殖方向,并强调山东和烟台在深远海养殖国家战略中的关键角色。

图片4.jpg

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森对此次会议在烟台召开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近年来,烟台市依托海域资源、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等优势,累计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34座,养殖水体突破120万立方米,年可产鱼类1.5万吨,其中三文鱼养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烟台市将进一步开拓三文鱼养殖空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攻坚突破三文鱼苗种供应短板;推动建设半潜式深远海养殖网箱,试验解决三文鱼度夏难题;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扩大烟台三文鱼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实施三文鱼万吨计划,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三文鱼产销一体化基地。

图片5.jpg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深远海养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就,在装备技术领域,大型智能化养殖设施实现突破性应用,诸多先进装备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烟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非常值得借鉴。2021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在烟台首次举办了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行业代表就探索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探讨。2024年的全国深远海养殖三文鱼大会,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成为全国海水规模养殖三文鱼的一大亮点。本次大会在烟台召开,不仅是对过去几年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成果的一次总结与展示,更是为稳步推进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建设渔业强国注入新的动力。期待烟台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我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域。

图片6.jpg

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长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深远海养殖在装备技术、养殖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巨型网箱、巨型围栏、复合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养殖模式纷纷涌现,部分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面临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紧密等难题,如何构建深远海养殖完整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仍需深入探索。建议从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产业标准、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国际合作等四方面着力推进深远海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7.jpg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文华在致辞时指出,山东是渔业大省,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水产品总产量953万吨。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71处,占全国的38%,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34台(套),养殖水体近400万立方米,经海”“财金”“深蓝等一系列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装备在山东设计、建造并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当前,山东省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进海洋渔业发展,将三文鱼产业作为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陆海接力养殖新模式,开创了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2024年山东省自然海域养殖三文鱼产量达到2000吨,三文鱼产业正在从试验探索转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重点聚焦02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
图片8.jpg

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授牌仪式。经海渔业是首次启用《BAP海水鳟鲑类养殖标准2.4版》的中国企业,其经海系列深远海网箱养殖虹鳟,成为中国首个取得BAP国际水产认证的海水虹鳟。这是中国深远海养殖业接轨国际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彰显了中国水产企业在全球可持续水产养殖赛道上的竞争力。

产业权威03权威专家前沿洞察驱动产业创新

大会主旨报告聚焦深远海养殖的核心议题,邀请权威专家分享政策、技术与产业趋势,为烟台三文鱼产业提供战略指引。

图片9.jpg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陈家勇作《深远海养殖发展政策解读》主旨报告。他提到,国家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在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联农带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作为我国首个深远海养殖专项政策文件,《意见》按照市场主导、科学布局、科技引领、绿色生态、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图片10.jpg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付世晓作《大规模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与展望》主旨报告。付院士深入分析了我国深远海网箱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在实尺度波流环境下网衣载荷的获取,会直接决定网箱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网衣系统的安全性;极端风浪条件下的坐底定位难题,关乎网箱在台风天气下的存亡;以及大型浮式网箱水弹性分析与系泊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关乎网箱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他认为,未来深远海养殖的发展需要借助智能无人技术,突破深远海养殖的技术瓶颈,打破空间-感知-决策三重壁垒,实现深远海养殖的高效、安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图片11.jpg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作《我国鲑鳟鱼类深远海养殖进展、困境与创新》主旨报告。董双林教授围绕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三文鱼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困境、三文鱼深远海养殖的模式创新等内容进行介绍。他表示,目前我国海水鲑鳟鱼类养殖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逐步突破鱼种、成本和供给稳定性等瓶颈,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图片12.jpg

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研发部主任姜晓明作《深远海养殖鱼类绿色保鲜与高值加工技术装备创新》主旨报告。他表示,深远海养殖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在水产品加工环节面临更复杂的挑战,这对加工技术、时效性、产业链协同等提出了特殊需求。目前,深远海养殖产品销售主要包括活鱼、冰鲜产品和冷冻产品三种形式。超短时预处理、超低温速冻、活体运输保障等技术的突破,可实现深远海养殖产品营养成分和水分的高效保留,接近原生鲜状态,提升营养-风味-质地三重品质。

图片13.jpg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作《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链探索和实践》主题演讲。从--产业链建设、养殖探索实践、行业分析与展望三方面,与在座嘉宾分享经海如何通过装备创新、海域资源整合和产学研合作,实现海水虹鳟规模化养殖与全链布局,打造种业-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为深远海养殖业提供工业化范本。目前,经海渔业已在南隍城岛海域投放8座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基地,并配套建成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及1个省级海洋牧场,构建了集深远海养殖、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养护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体系。

圆桌论坛03破局路径与品质保障,共谋三文鱼产业未来

下午进行的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圆桌论坛,聚焦三文鱼这一明星品种,展示深远海三文鱼养殖的最新成果。圆桌对话环节汇聚行业精英与专家,围绕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化破局路径深远海三文鱼品质保障体系构建两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参会者在思想交锋与深度交流中,共同探寻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14.jpg

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化破局路径对话中,嘉宾们聚焦种质创新、装备优化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升效率,为产业化破局提供可行方案。其中经海的陆海接力深远海养殖模式引起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图片15.jpg

深远海三文鱼品质保障体系构建对话中,围绕标准制定、质量监控和品牌认证展开,其中BAP国际水产认证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监王信以经海获得中国首家BAP认证海水虹鳟养殖基地为例,阐述国际化标准如何提升产品信誉。

城市品牌05“鲜美烟台烟台三文鱼城市品牌启动

图片16.jpg图片17.jpg

作为大会的核心亮点,烟台市商务局副局长曲宁、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霍海梅、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王洪海与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共同启动鲜美烟台烟台三文鱼城市品牌,以全产业链视角将烟台三文鱼纳入城市品牌战略体系,为烟台三文鱼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图片18.jpg

烟台市商务局副局长曲宁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彰显烟台深耕蓝色牧场的成果。烟台三文鱼依托深海养殖技术,正成长为城市美食新名片。作为中国鲁菜之都,烟台通过厨艺交流与创新菜品开发,将三文鱼与鲁菜传统融合,培育特色名吃,焕发饮食文化新活力。活动依托“2025山东活力之夏消费季,结合葡萄酒旅游等资源,打造国际化消费体验。呼吁餐饮企业强化涉外服务能力,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新政,吸引国际客源,提升烟台三文鱼品牌全球影响力。

图片19.jpg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霍海梅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在烟台召开,聚焦深远海三文鱼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三文鱼因其营养价值和多元应用,正成为餐饮业热门食材,从高端料理到快餐场景均广泛使用。中国烹饪协会强调需结合中国传统烹饪技艺,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三文鱼菜品,推动其在餐饮市场的普及。同时倡导绿色烹饪理念,减少浪费,保障食材健康安全。协会期待与水产行业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三文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升级和民生需求贡献力量。烟台作为活动举办地,为产业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图片20.jpg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举办的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同期烟台三文鱼美食展暨齐鲁名厨交流大会,是推动三文鱼产业创新的关键平台。美食展集中展示三文鱼新产品与烹饪成果,促进餐饮企业与水产企业合作,名厨交流活动则助力提升烹饪技艺与菜品研发能力。协会呼吁加强三文鱼文化推广,深化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的认知,并推动产业与旅游、文化融合,打造地方特色三文鱼旅游品牌。烟台三文鱼正从高端餐饮走向家庭餐桌,需通过稳定供应链保障品质,满足多样化需求,共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21.jpg图片22.jpg

启动仪式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领航企业,分别与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西餐学院、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签订烟台三文鱼加工及餐饮应用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海昌水产有限公司签订烟台三文鱼标准化产品供应体系战略合作协议。以企业合作为支点,撬动生产-加工-消费全链路闭环,为品牌化奠定实业基础。

鲜美烟台06“烟台三文鱼美食展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

3日下午举办的烟台三文鱼美食展2025齐鲁名厨交流大会,以沉浸式烟台三文鱼美食品鉴、全产业链对接、名厨技艺赋能三大维度,构建了三文鱼从深海走向餐桌的品牌传播生态圈。

图片23.jpg

图片24.jpg图片25.jpg图片26.jpg图片30.jpg图片31.jpg

此次别开生面的烟台三文鱼味觉盛宴中,真正引爆现场热情的,是来自烟台当地各知名酒店呈现的烟台三文鱼“N种吃法。齐鲁名厨们各式烟台三文鱼美食作品,彻底颠覆嘉宾对单一食材的想象,不仅让烟台三文鱼的金字招牌更加深入人心,也进一步放大了品牌声量。

深海溯源07“烟台三文鱼深海网箱溯源
图片33.jpg图片34.jpg

74日,此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嘉宾齐聚"国家一级海水水质"的南隍城岛,开启了一场"烟台三文鱼深海探秘之旅”。亲历“烟台三文鱼”——经海深海虹鳟生长深海秘境,更通过技术研讨与鲜鱼品鉴,向行业展示了中国深远海养殖的标杆实力。

图片35.jpg

嘉宾们从蓬莱港启程,在碧波浩渺的航程中,一场聚焦"优质海洋蛋白"的深度论坛拉开帷幕。

图片36.jpg

长岛耕海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新亮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欢迎全国各地的嘉宾来到长岛,未来愿与经海一道,诚邀大家共品、共推我们高品质的长岛三文鱼。依托长岛得天独厚的海洋牧场环境,打造中国生态渔业的品质典范。

图片37.jpg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在讲话中表示,经海网箱选址南隍城岛海域,是因为这里高速高盐纯净的海域是深海虹鳟生长的天然“温床”。该海域盐度超过32,一年有8个月水温较低且稳定,该处以其清澈见底的国家一级海水水质和丰富的野生保护动物资源而闻名,好水才出好鱼。

图片38.jpg

BAP国际水产认证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监王信作国际水产认证助力耕海牧渔高质量发展报告。

图片39.jpg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副主任马晓娜作“深远海养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报告。

图片40.jpg

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明作蓝益科高纯南极磷虾油产品推介。

图片41.jpg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鑫作经海深海智能网箱产品产业化成果报告。

图片42.jpg图片43.jpg图片45.jpg图片46.jpg

4日中午,与会嘉宾到达经海公司运营的深海智能"海上牧场"——经海005号,并登程网箱,探秘深海虹鳟在30米水深养成的秘密——网箱搭载了智能监测、自动投喂、机器人洗网等设备,通过雷达和双目扫测系统,对于鱼的身长、体重都能实时掌握,从而实现精准喂养,并判断本批次鱼群是否达到上市售卖要求。

经海鱼,刺身级。经海深海虹鳟是国家一类海水水质、高流速、低温高盐的环境下养成。且在蓬莱海关指导帮扶下,推动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符合出口标准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养殖水质、种苗及药物残留开展检测,成功获得对外出口资质。

图片1.jpg

随着夜幕降临,本次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筑牢了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未来,经海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推动深远海养殖从“烟台样板”、“山东担当”走向“全国标杆”。让“烟台三文鱼”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书写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