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吃上本土鲑鳟鱼!自贸烟台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首个赋能转化项目落地

查看原文


发展渔业,种业先行。自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运营后,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以水产种质驱动现代渔业、链接优质种质资源与后端产业链等方面不断创新研究,为蓝色种业搭建科技平台。


9月1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科院黑龙江所”)、黑龙江钻心湖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钻心湖渔业”)与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海渔业”)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烟台片区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首个赋能转化项目正式落地。

未来,三方将共同开发利用鲑鳟鱼资源,解决从种业到餐桌的全链条技术难点和发展障碍,带动渔业产业新一轮技术和模式创新和突破,推动烟台片区实现水产种业“北繁基地”的建设目标。



据悉,鲑鳟鱼类是世界重要养殖鱼类之一,兼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既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广的优质养殖品种,也是我国名特优新鱼类品种之一,由于其生活环境水质清澈、食用高品质饲料,在国内外市场上被列为高档商品鱼,发展前景广阔的高产高效优质养殖品种。

但中国缺乏种质资源,对于进口依赖较大,导致三倍体制种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加上国内养殖产业链不健全,产业专业化程度不够,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无法达到产业化养殖要求,形成鲑鳟鱼产业化养殖难上加难。因此,高精尖的养殖设备和完善的产业链铺垫,成为鲑鳟鱼产业发展的基础。


此次签约,烟台片区将充分利用在深水智能网箱和产业链整合上的优势,以“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为运营模式、“海工+牧场”为产业发展基础,将优质鲑鳟鱼种在淡水繁育、盐化、引入海水养成,形成“陆海接力”一体化养殖新模式。

同时,结合钻心湖渔业在产业的优质资源、水科院黑龙江所的前端科研技术和产业联盟的优势,聚合鲑鳟鱼产业技术、渠道、市场等产业链优秀资源,共同促进鲑鳟鱼养殖产业发展,让鲑鳟鱼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世界鱼种,中国人吃上本土海水养殖的三文鱼等鲑鳟鱼类的梦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