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凭借南隍城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山东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了全国首个以鲍鱼为主题的深远海坐底式海珍品智能网箱“国鲍1号”。网箱长36米,宽36米,采用立体化养殖,可悬挂3万多个鲍鱼养殖箱笼,年产可达120吨。
“一个小笼里养20个鲍鱼,让鲍鱼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属于类野生品质。”南隍城乡党委书记刘国明从养殖笼里抓出小鲍鱼来说,“在营养价值上与野生鲍鱼相差无几,等鲍鱼长到八九厘米就能上市销售了。”
刘国明称,鲍鱼养殖分底波和笼养,浅水区笼养殖占用的海域面积较大,在“国鲍1号”上养殖的鲍鱼数量,相当于过去上万亩海域的养殖数量。既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海域面积。
长岛南隍城岛是原种皱纹盘鲍的发源地和原产地,是原种皱纹盘鲍亲本的主要输出地,是国家级皱纹盘鲍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全国唯一的省级皱纹盘鲍原种场。“国鲍1号”上所养的鲍鱼均是山东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自行培育的原种皱纹盘鲍苗种。
山东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凯介绍说,“国鲍1号”上安装了智能检测监控装置,可以对鲍鱼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掌握跟踪,投喂鲍鱼饵料全部采用海洋牧场所产的出口级海带,开启了全球首创的“深海鲍鱼”智能装备集约化养殖。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并且通过了国际水产养殖管理委员(ASC)认证,获得了中国北方首张关于鲍鱼的ASC证书。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山东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皱纹盘鲍种质资源保护和恢复。每年开展原种皱纹盘鲍苗种繁育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在南隍城岛开工建设全新的皱纹盘鲍联合育种基地,加快南隍城皱纹盘鲍种质资源的恢复速度,提供更优质的原种皱纹盘鲍苗种和鲍鱼亲本。未来将有更多的原种皱纹盘鲍以底播和深海养殖的方式回归这片海域,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任鹏鸿
值班主编:张琪、郝东智
值班审读:石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