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深海,唱响“经海”牧歌!烟台开启向海图强新征程

查看原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通讯员 尹梦


7月24日,参加齐鲁壹点粉丝节的百名壹粉向着南隍城岛快乐出发!

近年来,长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上仙山”逐步变成了“绿水青山”,尤其是在海洋牧场建设带动渔业升级方面,实现了产业转型蝶变。

“百箱计划”实施单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经海渔业)的“亚洲单体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经海001号”在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乡国家级海洋牧场“安家”,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的空白,开创了烟台“陆海岛“一体化深海养殖新篇章,也开启了烟台向海图强的新征程。

“经海001号”与南隍城国家级海洋牧场,两方强联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大渔带小渔,接力养殖

经海来了,传统渔民遇到“绿领”新渔民,浅海养殖遇到了深远海养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能给南隍城带来什么?

“正愁养的黑鲪(又称黑鱼)没地方卖,经海来了,把我们养的鱼都买走了。”南隍城村老养殖户、62岁的葛长会给了我们答案。葛长会坦言,长期以来,鱼卖多少钱,定价权在收鱼的人手里。经海来了后,高于市场价收鱼,一共卖了100多万,“如果经海没来,我都寻思不养鱼了。”

烟台经海渔业的深远海智能养殖依托于先进的智能网箱,突破了近海养殖的空间束缚,单体网箱可养殖70万尾经济鱼类,年产渔获600-700吨。

“渔民从经海买鱼苗拿回去养,养到4两左右的‘小鱼’,经海把‘小鱼’放到深海大网箱里养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深远海养殖的上游产业链。”烟台经海养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从养殖户手中购买4两至6两重共140万尾黑鱼,投放到深海网箱养殖。

大多数渔民以及养殖户的心声是:养的鱼再也不愁销路了。

葛长会算了笔账:黑鱼从小长至成品鱼需要3年多时间,烟台经海推行深海智能养殖后渔民只要花一年半至两年,把小鱼养到4两到6两重,就可以把鱼销售给经海。渔民的养殖周期大幅缩短,带来的便是投入和风险的全面降低。“近海养殖有很多不确定性,养殖周期越长,投入就越大,需要承担的风险很高。”

“接力养殖,形成了大渔带小渔共赢模式。”南隍城乡党委书记刘国明表示,从渔户小网箱到“经海001号”智能大网箱进行接力养殖,这种模式帮助渔户缩短养殖周期1年以上,养殖风险大幅缩减,渔户效益显著增加,实现了合作共赢,共同致富。


渔民加入“大家庭”

随着近海养殖的饱和,近年来渔民在面对市场时压力明显增大,而在烟台经海渔业的带动下,渔民从单打独斗,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员,渔民增收更加有保障了。

渔民赵先生称,一个网箱要投放5万尾鱼苗,成活率不足50%。经海来了,提供鱼苗,只需要养成小鱼就行,不用再多操心了。“我们是浅海养殖,经海是智能化深远海模式。”赵先生意识到,能与经海合作,自己承担的风险会小了,省心又有保障。

“经海001号”安家南隍城海域后,不仅带动了南隍城渔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钦岛等周边养殖渔业的发展。像大钦岛渔民也可以与烟台经海合作,双方开展小渔到大渔的接力养殖,养殖模式发生了改变。

“渔民也可以从我们这里购买小鱼苗养殖,我们对这个环节全程跟踪,不仅在价格上予以保障,更在技术上予以帮扶。”烟台经海渔业一名工作人员称,经海投放给渔民的鱼苗品质很高,而且其中还有免疫鱼苗,可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户的饲养难度。

不仅如此,作为“百箱计划”的实施单位,经海渔业拥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未来,将派出专家团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渔民开展科学化养殖。

深海崛起产业全链条

怀揣着梦想,烟台经海渔业逐梦深蓝,深海中掘金。

“经海001号”“经海002号”……年内“经海003号”“经海004”智能网箱将陆续下水投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箱的完工,烟台经海渔业的产业链发展将得到有效延伸,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出从一粒“鱼卵”,一条“鱼”,到一条“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圈”的整个海洋产业体系。

“一系列智能网箱投用后,将重点围绕深海网箱适养鱼类,同时辅以海面藻类种植和海底贝类底播等,形成生态化、立体化养殖模式。”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郭福元表示,通过规模化生产,将带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加工处理、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运营。

另外,一个“陆-海-岛”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的方案也拉开了帷幕。烟台经海渔业将重点打造集智能网箱养殖、全链条产业园区建设、人文旅游于一体,“陆-海-岛”全方位发展模式。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出从一粒“鱼卵”,一条“鱼”,发展为一条“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圈”的整个海洋产业体系。

未来,烟台经海渔业计划以烟台模式为示范,布局100套深远海养殖设施,形成“总部烟台、辐射全国”,以海洋蛋白为核心产品,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集聚,打造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部达产后年产鱼类约10万吨,附带大量海珍品,产值超百亿元。条件成熟时,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打造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烟台样板”。

向海图强风帆劲,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如全速实施的“百箱计划”。烟台经海渔业,正奏响一曲气势恢宏的海洋牧歌。